缠绕膜要求的粘性既要具有良好的剥离粘性也要具有良好的搭接粘性。剥离粘性越高,托盘越不易散包,且薄膜的密封性越好;搭接粘性越高,薄膜越不易发生纵向位移,因此要想获得牢固的包装,就需要缠绕膜的剥离粘性和搭接粘性达到均衡。 1.分子量对缠绕膜粘性的影响 分子量不同,粘着性能会随之不同,分子量高的PIB使薄膜具有更高的剥离粘着性,但是随这PIB分子量的增加,搭接粘着力会衰减;而分子量太低的话,由于其较易挥发会导致粘性保持时间过短。因此,选择合适分子量的PIB才能使得缠绕膜具有性能。研究表明,数均分子量在1300左右的PIB比较适用于增加缠绕膜的自粘性。 2.添加量对缠绕膜粘性的影响 缠绕膜的粘性与PIB加入量成正相关。但是,但PIB加入量超过3%之后,缠绕膜自粘性的提高变得不明显,若继续提高PIB的加入量,PIB会在膜表面析出成块,造成薄膜自粘性不均,甚至膜卷很难打开。为了保证缠绕膜的性能,并综合考虑原料成本问题,PIB的添加量应控制在1~3%之间。 PIB有一个渗出过程,一般要三天左右的时间缠绕膜表面才能产生足够的粘性。 3.缠绕膜储存温度对粘性的影响 PIB的迁出速度与存放的温度有关,环境温度升高,PIB的迁出速度增加,粘性提高。因此,缠绕膜要达到要求的粘性,应在较高的温度下储存,且一般应防止一周后即可达到使用要求。但是长期储存在高于30℃环境下,PIB会大量析出,易产生膜卷大小头或纸芯脱出的现象,因此在达到粘性要求后,应尽量该放在-15℃~40℃的环境下储存。
咱们机用的缠绕膜不会超过25kg,手用的缠绕膜不会超过5kg。卷芯内径和卷芯长度应该需求满足相应的规格,需求咱们协商来确认。缠绕膜的规范宽度一般为50cm,一般生产厂家都有这个宽度的现货,为什么其它的宽度就很少能做到备现货了呢?
50cm的这个宽度一般是依据缠绕膜使用过程中打包人员的操作习惯,还有工作功率推出的一个适合的宽度;因为咱们正常手工在缠绕的过程中,工人在操作的时候50cm的宽度是很合适很好的,假如太宽的话工人在操作的时分会很吃力,其间也会有人以为,那宽度不是越窄越好?咱们从省力的视点是能够这样以为的,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做工的功率。
比如说咱们在打包一个1m高的纸箱,假如用50cm宽的缠绕膜三两圈就能够了,假如用20cm的话,咱们需求缠5圈以上才能包装好。所以这样看的话,咱们的包装功率也低了很多。所以,50cm宽是使得人工既省力又提高功率的一个合适的宽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厂家只用这一个规格备货多的原因。
我国工业的产品品种繁多,并且产值和出口量都比较大,所以缠绕膜在工业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现在在化工、食物、建材和电子电器等多职业的应用比较多。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就会带动包装职业的快速开展,尤其是在调集的包装上,许多的企业使用缠绕膜用来包装自己的产品。
我国缠绕膜包装在开展的初期一般用于港口码头货品的出口包装,可是由于收费太高,咱们港口使用的缠绕膜包装逐渐向工厂来搬运,就是产品在工厂包装后再运到港口来出口。一般用量大的工厂都使用环绕包装机来包装,用量小的则是采用手工来包装。环绕包装机在国产化后,由于成本低就会使拉伸环绕包装从港口码头向工厂来快速的搬运。所以,现在的港口用膜量已经很少了,也使现在缠绕膜包装的用户比较多,每个企业的用量小而涣散。其他范畴如牧草的环绕保鲜、家用和超市用膜量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咱们超市的用膜。